驚雷逐鹿

金龍魚

都市生活

寬闊的帝國驛道沿著山間河谷蜿蜒盤升,壹望盡是濯濯童山,草木稀疏。
七月流火,烈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章 元老院修行師範

驚雷逐鹿 by 金龍魚

2025-6-14 20:28

枝幹蕭疏,月光清冷。

靜謐無聲的天地,空靈的光華蕩漾,飄舞、飛旋、聚合、發散,仿佛讓人置身於另壹世界。

微妙的墨色,靈動的線條,落筆勁挺沈著,如屈鐵盤絲;猶如春蠶吐絲壹般連綿無盡的筆致,是白描的傳統規範,在變幻有致中不失恢宏氣象,於隨意平易中兼備森嚴法度;設色是如此的典麗秀潤,濃彩點綴,不假暈飾,已經使得整幅壁畫運思精微,靈機莫測,充滿神奧玄妙難以言詮的意味。

白粉墻上的壁畫,冷月清光空靈澄澈,種種玄通微妙蘊藏於墨色濃淡、線條轉折之中。

冷月、雲彩、寒風、枯枝、粗幹、行者……

雷瑾面無表情,負手佇立於壁前,揣摩著壁上的巨大畫幅,已經有小半個時辰了。

身後,離雷瑾五步之外,壹溜兒站著十名青澀少年,都是十幾歲的年紀,七男三女,壹個個屏息靜氣,默不出聲,目不斜視。

這些少年男女,壹式兒對襟襖紮腳褲的勁裝,壹式的爬山虎皮劄翁,腿上緊緊紮著倒趕千層浪的綁腿,模樣裝束倒象是長年在山嶺林莽間打獵的獵戶人家子弟,只是都沒有攜帶弓箭、獵弩、獵叉、獵刀、匕首、繩索之類的物事。

但沈潛如淵、深隱秘藏的莫測氣息,綿長無垠宛如寂無的呼吸暴露了他們地底細——他們絕對不可能是獵戶人家子弟——無論是怎樣擅長在山林中潛蹤匿跡的獵戶人家子弟,都不可能象這些少年男女壹樣的藏氣胎息。

雷瑾不動如山。 他們如山不動——這些少年男女很有耐性,或者,只是他們清楚佇立在壁畫之前的是什麽人,刻下不敢稍作妄動而已。

作為雷門世家剛剛結束“獸域修行”的年輕子弟——他們或是雷氏宗族各支的雷姓子弟,或是雷門世家異姓客卿的子弟,又或是與雷家有親戚之誼地異姓子弟——已經知道了,他們當中的五個人有可能永久性地撥到雷瑾麾下聽用。 今後壹生的命運福祉都將交由雷瑾來主宰,他們現在豈敢當著雷瑾這未來主上的面輕舉妄動?誰知道自己是不是那被選中的壹個?

自然。 個中內幕他們是不清楚的。

八喜電子書(www.baxi2.com)免費小說在線閱讀

他們只是隱約得知——援引元老院的舊例,平虜侯將在期限以內,成為暫時的修行師範,分別傳授他們每個人壹門修行武技。 若是他們十個人,最後都能通過元老院地考核,平虜侯也就完成了與元老院的約定交易,躋身於候補元老之列——至於元老院與平虜侯其他的私下交易。 到底是些什麽內容,那就是秘密,不是他們這些不在樞機的後生子弟可以知道的了。

佇立在壁畫前的雷瑾,這時忽然轉過身來,目光在族中的這些子弟身上壹掠而過,幽黑深邃的壹雙眸子中,閃爍著淩厲懾人地精芒。

這些族中子弟,能夠順利通過‘獸域修行’的嚴酷考驗。 說起來,天賦資質比起當年的雷瑾,那是好得太多了,小小年紀,深隱秘藏沈潛如淵的養氣功夫大是不凡——雷瑾當然也知道,這是元老院故意為之。 專門挑選了這十名天賦極佳,偏偏又極為懂得斂藏自身氣息的子弟來增加壹點難度,刻意難為他壹下。

對於雷瑾近來的‘胡作非為’,元老院雖然是睜只眼閉只眼地裝了糊塗,但也不是處處都肯放他壹馬。

這壹次,元老院就是給雷瑾出了個難題,就是要他從元老院特別提供地十幅丹青畫本中,潛心領悟畫本中所蘊藏的武學真諦和意境神韻,並從各個畫本的不同意境風格中脫胎演化出多種新的武技,然後還要將合適的武技。 分別傳授給元老院所挑選的十名年輕子弟。 並且要在限期內令得這十名年輕子弟都要充分掌握自己所習武技的精髓奧義,並能以之克敵制勝——這其中任何壹個環節。 都是苛刻無比的考驗。 觀畫悟道,已經是對雷瑾本身靈性智慧和見識閱歷的苛刻挑戰;然而,還要從深沈意韻的畫境領悟中,無中生有地脫胎衍化出意境神韻風格都要迥異地多種武技,難度可想而知;非但如此,還要將每壹門新創武技,傳授給十人當中天賦資質最為吻合該武技的子弟,必須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難度何其高也?況且還要求每名子弟都能掌握武技地精髓,並能以之克敵制勝?這可謂是難上加難,顯然新創的武技還要盡量契合這十名子弟各自原來的武技路子,或者與他們原來的路子相輔相成,補其不足;而最難的,雷瑾與元老院的約定是有限期的,超過限期就不算完成約定。 這樣的難題,眼力、見識、閱歷、經驗、靈性、智慧,哪壹樣差了壹星半點的實力,都是捉襟見肘難以為繼的事情,就算是武道大宗師面對這道難題也得皺眉頭了。

雷瑾最終能夠從此事中得到的好處就是:如果能夠完成與元老院的這項約定,證明自己在武道修行上的實力,他除了得到候補元老的身分,以及可以從這十名年輕子弟中挑選五個人在他的麾下聽用之外,還可以馬上得到元老院掌握的兩座秘藏銀庫中的藏銀,並且元老院也答應動支‘家族共財’中的壹筆銀款買入西北幕府發行的‘西北戍邊債券’,又答應動用元老院的關系,說服更多的江南商賈富戶買入西北幕府秘密發賣的戍邊債券——話說,元老院雖然拒絕了雷瑾方面的遊說,並沒有同意將針對麻尼剌的秘密計劃暫停擱置,但也從另壹方面滿足了雷瑾的壹些要求,當然。 這都是有條件地,必須完成約定才可以。 而對於雷瑾來說,完成與元老院的這個約定,他此次江南之行所能籌到的銀子,將使西北‘鈔本’相對的充足,應該可以應付西北最近幾年發行金銀鑄幣和‘金庫兌換券’、‘銀鈔’等鈔票所需了,應付可能來臨的通貨緊縮災難。

雷瑾心裏明白。 這個難題,其實也是元老院對他的全面考核——元老院刻意提供了丹青畫本。 顯示出他們對雷瑾在丹青壹道上的造詣功力很是了解,那其實也是在暗示雷瑾,別以為妳做地那些事沒人知道,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做事適可而止,不要過分了。

過得了眼前這壹關,雷瑾將要得到地。 就絕不僅僅只有約定中的那些好處了。 最起碼,得到候補元老的身分,元老院和執正堂對他的掣肘將會大大減少,而種種有形無形的支持力度將會大大增強,他未來的天空將更廣闊——在雷氏壹族傾註全力於海外和遼東之際,這已經是雷瑾能夠爭取到的最好結果。

視線落到族中這些子弟地手上——從壹個武者的手上,往往能夠直接觀察出很多有用的線索——雷瑾從小就被教導著觀察審視每壹個人的細微末節,見微知著。 直指人心,從細微之處推測壹個人的過往經歷,挖掘種種可資利用的秘密和線索,而壹個人的手,能夠泄露出很多重要線索,是絕對不可忽視的觀察要點。

無論男女。 這些少年地手,手指修長,虎口有長年把握刀槍磨出的繭子,但不太明顯,如果目力差壹點,觀察又不細致的話,幾乎難以發現那些繭子——這是共有的特征,修習武事的雷氏族人,向以內煉為主,外修為輔。 即使是那些異姓子弟也不例外。 因此氣力斂藏於內而不形於外,外人較難窺測其中深淺。

他們的手上。 雙手拇指無壹例外都套著鉤弦射箭地扳指,其中三人手上箭镮是以精鋼或者精銅打造,想來除了開弓射箭的用途之外,還可以把來當作隨身暗器,雷瑾以己度人,作此推測,即或不中,亦不遠矣;再看其他人手上,拇指上戴的箭镮,或是骨制,或是玉制,又或是木制;更有純用熟皮子作扳指者,卻是大有古風了——上古之時,先民最初都是用熟皮子做那鉤弦開弓的扳指,稱做“韘”的便是了(從“韋”旁,‘韋’就是去毛的熟皮子)。

顯然,這十名由元老院選拔來的族中子弟,在箭術壹道上,當是個中好手,卻又各有所長,各有偏好,壹個個都不是好相與之輩——從所戴扳指的五花八門之上,已可窺見壹斑,雖然他們十人所學箭術系出壹脈,學有所成之時,卻呈現出各自迥異、卓然有別的個人風格和神韻。

“雍容,說說,這畫兒有甚佳妙之處?”

雷瑾來回打量了壹下,終於指定了其中壹個異姓子弟,這是雷門世家客卿嶺南雍家的子弟,武技路子與眼前壁畫地意境神韻算是較為契合——雷瑾其實壹早就確定了拿雍容做第壹個練手地榜樣,其他那些揣摩壁畫的做作,都只是他蓄意掩飾內心意向地煙霧。 雷瑾並不想讓人猜到自己的真實意向,維持這種看不透的狀況,有助於他將這幫小子在盡可能短暫的時間內,壹起調教成型,完成約定。 而元老院挑選的這十個族中子弟,他們的武技路子、優劣長短、心性脾氣、意誌毅力等,雷瑾早已經在率眾從新安江啟程,深入天目山的壹路上,就已經摸得壹清二楚了。

所謂修行,便是如此——行得萬裏路,修得大神通。

八喜電子書(www.baxi2.com)txt電子書下載

雍容年僅十三,成丁之年就已經完成‘獸域修行’,天賦資質都是上上佳,雷瑾方才佇立揣摩壁畫之時,他即已留心多時。 現在雷瑾問話,也不敢怠慢,定氣凝神,小心回答:“月色空靈,風雲幻變,流轉無憑,聚散無心,沛然大力,彌漫六合,老樹枯枝,剛硬蕭索,行者獨步,從心所欲。 畫者胸中,籠天地八荒之無限,孕宇宙造化之壯觀,卻不流於恣意狂野的宣泄,也無氣勢淩人的揮灑,情感濃烈卻包容於深沈宏闊之中,吞吐大荒之氣概斂藏於墨色彩韻之間。 綿裏藏針,生生不息。 ”

雷瑾眼中閃過壹縷奇光,顯然雍容的回答仍然超乎了他地想象,家學淵源,底子厚實。 目光瞬間歸於沈靜,他微微笑道:“唔——妳倒是相當用心了。 直覺犀利,幾達直指人心之境。 學養亦超出本侯預期,足見家學淵源。 人中之龍,妳果然與這壁上的畫兒,有些同聲相應、同氣相合的玄妙機緣,很不錯,很不錯。 如此,妳等看清了——”

在這天目山的荒僻寺院中,大殿粉壁之前。 雷瑾倏然虛握右拳,左手捏個劍訣,拉開架勢,此時他的手中雖然無劍,所有旁觀之人,卻強烈地感覺到他的手中握著壹柄鋒利絕倫的‘劍’,森寒氣機,侵人肌膚。

霎時間。 虛空握‘劍’地雷瑾,渾身上下原本沈潛威烈幽邃宏大的威嚴氣息,有了戲劇化地轉變,變得有些空靈飄逸不可捉摸,卻又攜帶著令人窒息的寒意。

深黑的眸子裏,滲出妖異的紫芒。 如月華般清冷,冰霜般淩厲,天風般凜冽。

凡人的靈性智慧,常常如流星劃空而過,壹霎以後,便煙消雲散,無可捉摸。 超凡武者,禪門高僧,世外真人,塵俗智者。 常常便是因為壹霎間的靈性觸動。 頓悟至道,而有所成。

雷瑾卻是在壹瞬間。 以‘花間聽禪’的至上心法,無中生有地衍化出虛實不二地‘拈花微笑’禪機,締結出夢幻空花的禪境,廣布於方圓左近,將十名族中子弟皆籠罩於內。

現實剎那間湮滅無跡,空無妙有的禪境,刺激著十名少年男女的感觸,驀然之間,他們都被雷瑾帶人了迷離夢幻的禪機靈境,感覺瞬間變得深邃靈敏,眼睛似乎也在剎那間明亮了許多。

他們所有的註意力,已全然為雷瑾演示的劍式架子吸引住了,猶如磁石吸鐵,不願稍離。

因此,他們看見了壹番奇妙的手、眼、身、步……

月升、風起、雲湧、光動、影動、心動……

森森劍式,如月華流轉,次第展開、聚合、發散;如風過大地,時緩時急,時亂時勁;又如老樹枯枝,經冬不雕;或如冷雲在天,舒卷無心。

雍容已經完全沈浸到玄妙之極地劍式當中,瞳孔壹會兒縮小,壹會兒睜大。

難得平虜侯這時興起,竟然將壁畫中隱藏的武技精髓,演示得淋漓盡致,雍容是再聰明不過的人,福至心靈,自不會放棄眼前這個絕佳機會,躬聆在旁,全神貫註,點點滴滴都盡量記在心裏。 無所謂“喜悅”或是“激動”,關鍵在於領會、融會、貫通。

這壹趟劍式演示,實在暢快極了。

八喜電子書(Www.baxi2.com)免費電子書下載

天、地、炫、劍,似乎已融為壹體。

隨著雷瑾演示,雍容置身其中,仿佛附身於那虛無妙有之劍。 他之性靈,非比尋常庸凡之輩,本身武技造詣也頗是不俗,此時壹經雷瑾啟發、引導、開悟,融會貫通,觸類旁通,舉壹反三,其內心感受之深刻之猛烈之酣暢,自是不同以往任何時候,這壹剎那,好不快活淋漓也!

光陰易逝。

旁觀之人已經記不起雷瑾這是第幾度的舞劍,直到雷瑾終於停止動作。

呼吸急促,氣息咻咻,不僅僅是雍容,其他那些少年男女也似有說不出的喜悅快意——雷瑾並沒有刻意隔絕其他族中子弟的觀摩,他們與眼前壁畫地機緣,雖然不如雍容,但也眼看心會各有所得,以往修行上的壹些疑難窒礙之處,至此豁然貫通,也是得益匪淺——這也便知道,尊為侯爵的師範先生,將要傳授的上乘心法原來與這書畫之類的物事大有關聯。 他們都是好勝要強之人,這便擔心會否錯過機緣,都是各自留心起來,以免落於人後,為人所笑。

雍容閉上眼睛,腦子裏全是雷瑾的身影……

劍影流光,如月華流轉,浮現眼前,壹招招,壹式式,走馬燈也似,反復在眼前打著轉。 那些奇妙的劍式、功架,已經深深銘刻在他的腦海裏。

機會難能可貴,靈機壹現而逝。 雍容拔‘劍’,依著樣兒畫葫蘆,學著雷瑾地演示,比畫起來,霎時間,大殿裏風雲作勢,月華流霜。

演練、印證。 這壹壁的畫,這壹路地劍。 兩相對照,闡發幽微,簡直就像是為雍容而設,開啟了他地靈智,讓他深深體會,大有斬獲。 劍式展開,正是得其心而應其手。 大合他的脾性,雍容只覺無比快意,幾有飄飄欲仙之感——雍容自是不知,這幅壁畫濃縮了元老院某位隱世元老壹生地武技心得,有了雷瑾的融會貫通撮取精華,又轉而以禪門心法開悟點化於他,省了雍容十數年苦心摸索之功,所得心法精髓與其本身天賦又極為契合。 豈有不快意地?

寺院禪房。

李璇凝神細觀案上的長箋大幅,若有所思。

畫面所繪,便是深松廣林,風雨驟至地情景。 在畫者筆下,渴筆、濕筆渾然契合,墨氣深沈有如髹漆。 既有雲蒸霞蔚之長,也有厚重質實之韻。

畫面所繪,時在深秋,朔風湧起,茂盛的樹林,枝枝蔓蔓在風的摧殘下彼此相隨,又相互擠兌。 灌木和雜草相互簇擁著,將每壹株樹的根部占領。

壹位僧侶或壹位路人,壹位匆匆前行的行者,裹紅袍。 拄木棍。 在林間空白之處,如入無人之境。 怡然前行。

李璇所見,便是佝僂背影,隨風飄逸的袍角——那行者,是要離開這林莽的密圍,另辟蹊徑?還是要深入林之深處探幽尋秘?

八喜電子書(Www.baxi2.com)免費小說在線閱讀

李璇不得而知,但有壹點可以肯定——那行者獨行於深山林莽,風雨驟來,孤獨無助,益顯渺小,亦更顯行者那超然地狂傲、無懼。 那隨時準備提起來的右腳,和隨時準備尋找落點的木棍,讓這獨行林莽風雨中的行者,有了壹種莫名而獨特的強勢。

這幅《風雨山行圖》畫本,是雷瑾專門指定給他的。 不過,李璇本身的武技路子並不與這畫上的意境神韻非常契合,而雷瑾也暫時沒有空兒施展‘花間聽禪’心法,幻化‘夢幻空花’禪境來引導這些子弟,而是讓他們先行揣摩,到時再為他們解惑答疑——雷瑾這位師範,突然就丟下自己暫時帶領地族中子弟,不知跑去了什麽地方。

因此數天以來,李璇再三揣摩《風雨山行圖》畫中的意境,都不曾窺得門徑登堂入室,雖然也若有所得,卻因尚未有靈智泉湧的契機,助他壹窺堂奧,以至起步之初便窒礙不通,如行泥濘道中,跋涉艱難。 見到其他同伴,都已經是智珠在握的樣子,李璇暫時不得其門而入,心裏也不免有些焦躁起來。

前兩日,雷琰那小子所得的壹卷絹本山水,畫面壯麗蒼茫,渾拙空累,細品卻又覺得畫中透著壹股子平和寧靜的意味,想來是那畫者寄情於林泉地淡泊心境,折射於畫筆之下罷。 李璇其實很喜歡那壹卷畫兒,品味畫中真意,內心便慢慢變得澄凈空明,仿佛與畫者壹齊拋卻了凡塵欲念,心頭自生壹段清涼,可謂是忘卻機心意自閑,喜聽幽泉鳥語聲——以雍容的例子來看,想必這麽壹卷氣象不凡的絹本山水,定是蘊藏著玄妙無比的武道心法,好東西,自然是誰都想要的。

卻是不知何故,雷瑾並沒有將那壹卷絹本山水,賜給對之心動不已的李璇,而是給了雷琰,對這個李璇倒也不敢多言——畢竟雷琰那小子是平虜侯雷瑾同父異母的庶出胞弟,血濃於水壹家親,完全可以理解。

但另壹幅《墨荷翠鳥》,以破墨畫荷葉、水草,墨氣極為生動,翠鳥戲於花間,自然真趣躍然紙上。 還有壹幅《蒼鷹》,圖繪蒼鷹立於巖上,蓄勢欲飛,淩厲奮發,這兩幅李璇也極喜愛。 平虜侯卻對李璇的渴望之狀視而不見,將那《墨荷翠鳥》給了他的堂妹雷玲,《蒼鷹》則給了北直隸劉家的劉逸雄——李璇這就有點想不開了,但雷瑾地威嚴懾人心魄,他雖是怨言在心,卻也不敢吐露於口。 郁悶難解,心無定數,因而那《風雨山行圖》,李璇更是無法馬上索解領悟出畫中奧秘,但又不能不強自按捺。 硬著頭皮再三揣摩這甚是不合他脾胃地《風雨山行圖》,揣摩那其中深藏不露地武學奧義。

與李璇壹樣命運地,還有得到《夜山》絹本的金蟬,這倒讓李璇有點如釋重負,反生了壹些同病相憐的心思。

金蟬手中的《夜山》,純就丹青壹道而論,集古今丹青用墨之大成於尺幅之間。 對墨的運用已經臻於顛峰極致,是國朝畫壇少有的傑作。 就不知道是元老院哪位元老地手筆了。

李璇也揣摩過金蟬手裏的那幅《夜山》,據他看來,畫者將模糊與燦爛巧妙融於壹爐,意境深邃,渾厚華滋,濃墨點染,夜山巍然。 畫技以沈著渾厚為宗,不事纖巧,自成大家。 那種黝黑如鐵、貌隱神完,雲氣清逸、遠峰幽淡地夜山情致;那種深谷絕嶺、萬松煙靄,於沈雄幽奧之中盡顯陰陽開合之奇的深邃意境,可謂是駭心動目之觀,震撼強烈——然而,若要從畫中尋覓領悟出武學秘奧。 以李璇、金蟬等人目前的學養見識以及眼力,仍是力有未逮,尚需高人指引門徑,方能壹窺元老院隱世元老不傳武學的堂奧。

李璇正想著自己的小心思,忽聽禪房之外,從大殿那邊傳來了特別的聲息。 李璇的耳力是極好地。 立時反應過來——他們的修行師範終於回來了!

李璇匆匆趕到大殿時,平虜侯雷瑾正在大殿壹角與他的那些隨從手下低聲商量著什麽。

離開寺院幾日的雷瑾,渾身風塵仆仆,也不知去了什麽地方回來,原本沈潛威烈幽邃宏大的繞體氣機,竟是格外散出幾分冷厲酷烈的殺氣,令人不寒而栗。

見人都已經到齊,雷瑾便走到大殿當中,卻是不多說什麽話——要不是元老院允諾了那些好處,他才沒心思答應元老院做這個勞什子的麻煩師範。 調教族中的這些個楞頭青。 在雷瑾看來終究是個麻煩事兒。 心裏頗為不耐。 因此,他也就不可能盡心盡力去調教這些少年男女。 能對付就對付了,能打發就打發了,能拔苗助長就絕不精雕細琢了。 也幸好這十名少年,都是上上佳地天賦資質,壹經指點關竅,自能領會修行,這又才免去了雷瑾誤人子弟的惡果。

只是壹眼掠過,雷瑾已經明白殿中這幫小子在這幾日的進境如何,看起來,十人當中就只有李璇和金蟬尚未入門,不過他倆也就是隔著層窗戶紙而已,壹朝捅破了,也就踵門而進登堂入室了——這兩小子顯然是揣摩畫本之時,思路鉆進了牛角尖,現下兀自懵懂不悟,需要點醒壹二了也。

看起來,很快就能完成與元老院的約定。 雷瑾稍微有點樂觀地想著。

八喜電子書(www.baxi2.com)txt電子書下載

倏然間,雷瑾壹點廢話沒有,再壹次幹脆利落地將這十名少年,引入夢幻空花的禪境,以詭異而別開生面的調教方式,向這些少年傳道授業解惑。

隨著雷瑾拉開架子,全身上下無有不動,像是每壹處關節,每壹寸筋骨都在運動,若合符節,若有韻律,氣象沈雄幽奧,陰陽之奇變皆在無形氣機地方寸轉引之中,正是取象於《夜山》所蘊意境神韻。

這幾日,正為《夜山》煩惱不已的金蟬心弦悸動,同氣相應間,腳下移動,不自覺的,竟然隨著雷瑾壹起演練起來,雷瑾每作壹式,金蟬亦摹仿比畫之。

人影兩相隨,也許是有了雍容的前例,金蟬比劃之際,亦頗是駕輕就熟,在這壹剎那,他只覺神清氣爽,百脈皆活,仿佛是茫茫深夜裏艱難跋涉,突然看到燈火找到了坦途,又或者於漫漫沙漠中辛苦尋找,終於看到綠洲的感覺就是如此的歡欣鼓舞,喜極而泣了。

金蟬卻是不知,元老院隱世武學的精要,得力於雷瑾的巧妙衍化和刪繁就簡,簡直就是脫胎換骨般的絕妙,最是契合他們的天賦資質,壹旦能得其門而入,他們又豈止是修為精進壹日千裏而已?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地歡欣愉悅,自非尋常可比。

李璇只是在壹邊默默地註視著金蟬地狂喜,在這刻卻也不曾起了什麽嫉妒之念。 他亦資質過人,雷瑾斯時斯地的指引。 雖然主要是針對金蟬,但李璇亦在這壹刻靈機湧現,觸類旁通,終於在數日苦思不得其妙之後,苦盡甘來,漸漸摸到了《風雨山行圖》地門徑,這時又哪裏還顧得上嫉妒他人 ?[-]雖然這不是他短時間便能領會貫通的武學精要。 但得其門徑,便如久旱之遇甘霖。 難能可貴了。 此後,他只要時時練習,自能體會其中無上奧妙。

這時候,雷瑾已經悄然收式,退開壹邊,袖手旁觀這些少年男女在大殿中央騰挪變換,做出種種熊伸、鳥經、猿搏、蛇纏之態。 化出滿殿的刀光劍影、風雨雷霆。

方才還不得其門而入的李璇、金蟬,這時卻已經是在如癡如醉的比畫著了,演練他們自己剛從畫圖上領悟到的武技心得。 而其他已經窺得門徑的少年男女,經此壹番兩相印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也有以後不盡地好處。

如此壹來,雷瑾與元老院的約定。 幾乎便算是大功告成了。

元老院地難題,對別人可能是很有難度的,但在雷瑾這兒,卻正是搔到癢處——雷瑾雖然不是帝國畫壇的丹青宗匠,但因為當年醉心制作名畫贗品,在丹青繪畫壹道上。 造詣極高;更曾見識過陸贄從書畫上領悟貫通的‘意境心鑒’的奇妙威力;而說到師範,雷瑾前前後後親手調教過的‘門徒’,也有二十好幾位,在哪個關節需要師範提點指引,在哪處轉折師範可以偷懶省事,何時該放縱門生,何時該嚴苛要求,也自經驗十足,不是名師,也算方家了;最重要的是。 雷瑾年紀不大。 經歷之豐富卻遠遠多過常人,學養見識又甚為博雜。 這本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地師範最為重要的資質,而雷瑾如今又已晉身先天秘境層次,登臨武道顛峰,眼界、氣魄、見識都已是壹覽眾山小,所謂大道至簡,萬法同源,元老院那些隱世元老的高深武學玄妙心得,在這時的雷瑾眼中,也只是會者不難了。 因此,拿到元老院的銀子,雷瑾簡直就是不費吹灰之力。

是夜,雷瑾又在晚飯後,分別指點了族中子弟壹番,這元老院的差事便算了了,銀子落袋為安,明日便須各行各路分道揚鑣。

這些少年男女,眼下都還是不識愁滋味的年紀,晚上溫習了各自的武技功課,便圍坐在壹起,七嘴八舌地理論爭辯起來。

雷氏族中子弟,也有不少是要在成年後投身仕途的,習武之余,必修文事,家訓中就有大儒白沙先生之語“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壹番覺悟,壹番長進”,在辯說事理問學駁難之事上,雷氏原是鼓勵族中子弟暢所欲言的。 雷瑾帶的這壹隊,雖然以武道修行為主,文事雜學壹途也並沒有放下,當然雷瑾是懶得在這上面費神提點他們了,以後自會有元老院的元老來折騰他們,但這些年歲不大的少年,血氣方剛,聚在壹起,每日也都要辯說事理壹番,雷瑾在前幾日,就知道這些少年是慣於如此行事地,他卻從不理會插言,也就是在旁聽著就是了。

這時雍容與金蟬兩個,正有來有去的爭論‘天下興亡’,聲音漸大,雷瑾在旁卻是聽得真切,金蟬執論於‘定於壹’,而雍容卻咬定‘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天下又何必‘定於壹’哉?

那金蟬年紀不大,倒也辯才無礙,侃侃說道:“妳問我為何要‘定於壹’?旱澇蝗瘟,天有大災,壹發則蔓延數省,治旱治水治蝗治瘟,設若天下四分五裂,能否僅憑壹省兩省之物力財力救民於水火倒懸?大江大河,水利漕運之事,動輒牽涉上下十數省,設若天下四分五裂,能否僅憑諸侯之物力人力財力籌辦周全同舟共濟?四境之外胡韃患邊,設若天下四分五裂,能否聚諸侯地方壹己之兵力,抵禦蠻夷胡虜外敵侵略?南北東西,物產有余有缺,設若天下四分五裂,能否在饑荒之年僅憑諸侯地方之力調濟物產之有無?天下分崩,諸侯彼此攻伐,戰火連綿,士不能專攻學問經濟天下,農不能躬耕隴畝,工不能做工食力,商不能販負通商,凡人懼離亂之苦,皆願天下太平。 定於壹,豈非眾望所歸乎?”

八喜電子書(www.baxi2.com)txt電子書下載

……

聽這些少年男女說著,雷瑾微微搖了搖頭,天下事理,或正或誤,並無定準,卻待他們以後從自己的人生經歷中體會其中三味,才是真的深刻,真的認知。 就算他是師範,這時說教些道理,族中這些子弟當下即便膺服,卻也是壹定不會真正聽了入耳去的——所以,隨他們去。

雷瑾現在還有太多麻煩沒有解決,又哪裏顧得上他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